Copyright © 天津丰宁机电制品有限公司 备案号:津ICP备19012008号-1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天津

公司位置

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泰达(津南)微电子工业园区科达三路16号

联系电话

022-88712039

手机网站二维码

微信公众平台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 

>
>
糖尿病足很可怕,防治要注意日常细节

糖尿病足很可怕,防治要注意日常细节

分类:
新闻中心
发布时间:
2022/08/22 13:48

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和治疗费用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,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。糖尿病足病指初诊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,足部出现感染、溃疡或组织的破坏,通常伴有下肢神经病变和(或)周围动脉病变。

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版)》建议:

 

对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全面的足部检查,详细询问以前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病史,评估目前神经病变的症状(疼痛、烧灼、麻木感)和下肢血管疾病(下肢疲劳、跛行)以确定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因素。

 

检查应包括皮肤视诊、评估足部畸形、神经评估(10g尼龙丝试验和针刺或振动觉试验或踝反射)、血管评估(下肢和足部血管搏动)。

 

对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给予综合的足部自我管理的教育

 

糖尿病足的治疗强调多学科协作诊治

 

-1-

糖尿病足如何治疗?

 
1. 控制血糖
 
发生糖尿病足最根本的原因是糖尿病,所以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,首要的治疗是控制血糖。
 
2. 保证足部血供
 
良好的血运是创面愈合的必要条件。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糖尿病血管病变出现足部供血不足,导致受伤后伤口难以愈合。治疗上尽可能恢复足部血运,比如下肢或者足部血管狭窄,可以在血管中放置支架或者行球囊扩张。
 
3. 早期外科干预
 
糖尿病足患者出现足部和小腿创面后,需尽快行手术清创去除坏死及感染组织,利用封闭创面负压吸引等手段使创面新鲜后尽早通过植皮、皮瓣等封闭创面,达到治愈。
 
4. 营养支持
 

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因为感染、应激等原因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,所以治疗上要加强营养支持,促进创面愈合

2-
预防更重要
生活中要注意这些细节
 
1. 拒绝紧身衣袜
 
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原因,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。紧身的衣物或许更加美观,但是对血液的流通的确是个极大的束缚,因此,糖尿病患者的袜子非常关键,袜口如果很紧,不利于脚部的血液流通。时间久了,便会引起足部肿胀、发凉、腿脚麻木无力,进而引起行走不便。建议选择袜口弹力大,且稍微宽松的棉袜。
 
2. 选鞋需精挑细选
 
通常情况下,多数人足部受伤不能像手部受伤时那样敏感,糖尿病患者更是这样。磨破脚后往往很迟才会发现,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伤口,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十分危险的,一旦发生感染,可能导致足部病变,甚至有截趾 / 肢的危险。糖尿病患者选鞋需精挑细选,“四看一摸”原则要掌握:
 
看鞋面:要挑柔软、材料透气的。
 
看鞋底厚不厚:厚底鞋能分散脚底所受的力,减少脚变形的概率。
 
看鞋型宽不宽:如果鞋的前部空间不宽敞,太窄、太尖都容易磨破脚趾。
 
看鞋帮高度:如鞋帮过高,会摩擦脚踝,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引起破溃。
 
“一摸”:指挑鞋时首先要把手伸进鞋里摸一摸,特别是那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,以免有突出的线头或接缝伤到脚。
 
3. 饮食控制要合理
 
药物治疗、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见方法。在临床工作中,医生发现很多糖友错误地认为饮食控制就是所谓的“饥饿疗法”,事实并非如此。我们所说的饮食控制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,合理搭配。饮食治疗的三大原则:
 
合理控制总热量,每日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。
 
平衡膳食,选择多样化、营养丰富的食物。减少单糖及双糖食物的摄入,限制脂肪摄入量,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,增加膳食纤维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的摄入。
 
提倡少食多餐、定时定量进餐
 
4. 不宜独自居住
 
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中老年患者中的高发疾病,一直以来备受关注。很多老年人存在走路不稳、眼看不清的现象,极易发生摔倒、划伤等意外。再加上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导致足部神经病变,对痛觉的感觉减弱甚至丧失,往往足部伤口发生溃疡感染时才被发现。除此之外,许多中老年患者还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,如果自己独自居住会非常危险。
 
糖尿病患者还经常会存在心理问题,而这些都不利于血糖、血压、血脂的控制以及并发症的防治。若患者独自一人居住,容易将自己更加封闭起来,陷入不良的情绪中。提倡家人可以陪伴糖尿病患者左右,互相多交流,引导他们保持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,正确面对糖尿病。
 
5. 安全出行
 
糖尿病患者出行时,饮食、运动、睡眠等都和家中不同,这些外在因素均可引起血糖波动,前面详细介绍过出行注意事项,这里不再次讲解,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,为防出现意识不清、昏迷等紧急状况,应随身携带病历记录或急救卡,以便快速让急诊医生了解病情,确保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。